如何護理嬰兒?
2021-08-10 來自: 福建華綠紙業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53
嬰兒哭鬧護理
遇到嬰兒哭鬧首先從生理性原因方面考慮,必要時脫去衣服全身仔細檢查一遍。常見的生理性嬰兒哭鬧包括:饑餓,濕、癢、冷、熱,要拉大小便了,缺乏安全感等,認為有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哭鬧時應去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。
嬰兒溢奶護理
嬰兒有溢奶現象,多是生理性食道下端和胃賁門口比較松弛,在腹壓增加時出現的返流現象。多不需特別治療,幾個月內逐漸減輕直至消失。但在溢奶期間,可將床面變成15度的斜坡,選擇側臥可有效減少溢奶。注意:不是枕高枕頭,而是全身,zui起碼是上半身在斜坡面,才不會對脊柱產生不良影響。
嬰兒腸絞痛護理
生后3周至滿4-6個月內的嬰兒zui常見嬰兒腸絞痛。主要是胃腸發育不成熟,配方粉喂養兒更多見。表現腸脹氣、易哭鬧、睡眠不安、易打嗝/吐奶、排便費勁但大便不干、喜抱/趴著但不喜平臥、排氣多但生長正常。與驚嚇、缺鈣等無關。有效治療方法:家長不要過于緊張;可通過讓嬰兒俯臥、順時針按摩腹部、遵醫囑口服西甲硅油等方法來減緩。
嬰兒臉上有痘痘護理
新生兒臉上出現的痘痘,既與捂熱有關,也與來自母親的jisu有關,稱為新生兒cuochuang。建議保持嬰兒面部干爽,適當使用嬰兒潤膚露,也有幫助。
嬰兒濕疹護理
濕疹又稱為特異性皮炎,其表面粗糙,基底發紅,伴有脫屑和滲出,主要因為寶寶自身皮膚太嬌嫩的原因。輕微的濕疹,每天清洗后涂抹嬰兒保濕霜,每天多涂兩遍。嚴重的請就醫,大夫會給開藥膏,遵醫囑使用。
嬰兒臀部護理
要勤換尿布,做到勤洗勤換,避免屁屁長時間浸泡在尿液中。更換尿片時,先要將屁屁皮膚清洗干凈,男女寶寶都要注意私處的清潔;然后將屁屁擦干,保持干爽,繼而涂上嬰兒專用的護臀膏,以隔絕皮膚和尿液;zui后換上干凈的尿布或紙尿褲。
如果寶寶出現輕微的尿布疹(紅屁股),需要保持局部皮膚持續干燥。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沖洗臀部,盡量不用紙巾或軟布去蘸干,多晾一晾,保持干燥,穿紙尿褲或尿布之前給寶寶的屁屁抹一點護臀膏。如果寶寶紅屁股已經破損或滲水,需要遵醫囑用藥。
嬰兒大便異常護理
由于嬰兒消化功能尚未成熟,喂奶期間經常出現大便內有白色小粒狀物質,俗稱奶瓣,這是對奶消化不夠完全的表現,但不應引起家長焦急。只要新生兒進食正常,體重增長能在每天20-30克甚至更多,睡眠正常,沒有異常其它表現,就沒有必要為了大便性狀去額外做事情。嬰兒腸道會逐漸成熟起來。
嬰兒長牙后口腔護理
1歲以內的寶寶,剛長出乳牙時,用指套牙刷或紗布蘸上溫開水,輕輕擦拭乳牙和牙床。牙齒清潔也要有規律地進行,每天早晚各一次,晚上喂完zui后一次奶后要一次,以免奶液長期留在口中,容易導致齲齒。1歲以后,要選擇嬰幼兒專用的牙刷和牙膏組合。
嬰兒打嗝護理
緩解嬰兒打嗝的方法有很多,比如:將寶寶豎抱起來輕輕拍背,稍微喂點奶或喂點溫開水,還可以通過轉移寶寶的注意力,減少打嗝的頻率,比如用玩具或者音樂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。
嬰兒發燒護理
如果嬰兒體溫在38.5度以下,可以采取物理降溫,但不建議用酒精或者冰袋降溫,在多飲水的前提下, 適當的減少穿蓋衣物,用溫水洗澡或擦身,都是很好的方法。寶寶飲食以比營養的流食為主。38.5度之上就需要用退燒藥了。高燒39度以上或持續發燒不退的需要及時就醫。
嬰兒鼻塞護理
嬰兒鼻塞癥狀較輕的話,用溫熱的軟毛巾輕捂嬰兒鼻子,讓熱氣熏一熏鼻腔;如果寶寶有鼻屎而呼吸不順暢,可以先用鹽水滴鼻液滴鼻,然后用吸鼻器幫助寶寶把鼻涕吸出來。
嬰兒咳嗽護理
嬰兒偶爾咳嗽不要緊,多開門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的濕度,適當補水,6個月以下寶寶通過喝奶補充水分,6 個月以上寶寶喝白開水。如果有發熱或者精神不佳的連續性咳嗽,或者咳嗽明顯,需要就醫。